2016年12月17日,第二届“艺术疗育与职业生活”论坛在上海灯具城举行。8位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社会组织、社会企业的专家和一线从业者,为来自全国的艺术、特教老师,专业社工、残联工作者和家长等分享“艺术疗育和职业生活”相关的研究与实践经验,与会者都认为这个议题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探索价值。




在开幕式上,彩虹笔儿童康健发展中心王兰老师为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724星球、上海大众书局文化有限公司、上海市虹口区图书馆、上海大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凯鸿广场)、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健康学院五家单位颁发“星星图书馆”共建单位证书;为复旦大学心理讲师陈侃、复旦大学药学院助理研究员耿文叶、中国心智障碍服务创新联会秘书长宋颂、长宁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沈立四位老师颁发客座教授聘书。同时感谢上海灯具城对本次论坛的场地提供支持。

本次论坛分三个板块,在“艺术疗育与功能康复”中,复旦大学心理讲师陈侃老师就艺术与心灵康复的关系及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复旦大学药学院助理研究员耿文叶老师分享了国内园艺疗育发展现状与可能性。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艺术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徐珺老师从体验式阅读探讨并分享教育戏剧在促进孤独症儿童成长发育的案例和可能性。

【复旦大学心理讲师陈侃】

【复旦大学药学院助理研究员耿文叶】

【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艺术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徐珺】

【现场交流】 在“服务对象与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活”中,中国心智障碍服务创新联会秘书长宋颂老师对我国支持性就业辅导员体系的知识与现状进行讲解。江门市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陈仲宝老师分享如何从一个鸡蛋仔变成困境人群就业服务的社会企业。

【中国心智障碍服务创新联会秘书长宋颂】

【江门市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陈仲宝】

【现场交流】 第三个板块是“艺术疗育与特教领域的产学研发展”,来自华东师大特殊教育系副系主任曾凡林老师介绍了“体感互动技术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和设计”。长宁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沈立老师用长宁初职为案例,分享了心智障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上海虹口区彩虹笔儿童康健发展中心主任王兰老师从“星星图书馆”实践延展至艺术疗育与职业生活体系的探索。

【华东师大特殊教育系副系主任曾凡林】

【长宁初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沈立】

【上海虹口区彩虹笔儿童康健发展中心王兰】

【现场交流】 最后,彩虹笔的王兰老师对论坛明年的安排进行介绍。2017年论坛为进一步专注“艺术疗育与职业生活”,将以CSEIF艺术疗育成员会为平台,通过“造梦者——协同成长计划”在学术研究、能力建设、职业环境营造、领域推动四个方面做努力,聚集更多力量加入进来。

【造梦者】 【协同成长计划】 如论坛中曾凡林、沈立等老师所表达的那样:技术的高速发展能促进困境人群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也会加速各种职业工作内容、方法和环境的变化,不同能力的人群会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这样的未来需要来自教育、卫生、科技等多领域不同层面政府、学校、个人与机构组织更早、更快的协同推动。

因为, 当困境人群童年不再的时候, 我们用什么来维系心中不变的关怀?
> |